新时代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培植的要求,而培植人文素养的关键是要抓好学生阶段的奠基教育。大力实施"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课题,把握儿童天性未染、善言易入、先入为主的特点,以强化人文教育、厚植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以构建家庭和学校共育共治机制为重要保证,切实帮助学生筑牢德行之根,养成文明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在其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靓湖学校为做好“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课题工作,在大庆市幼教中心主任孔玉华带领下,在副主任赵英梅、教学干事赵乐乐组成的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在靓湖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宋有丽、科研主任姚红梅的精心组织下,在教务处主任张莉的带动下,老师们很快进入课程研磨阶段,研读课程理论,吃透教材,理清脉络,认定目标,完善基础点,积极筹备,完成自我的储备,进行自我的蜕变,达到既定的要求。厉兵秣马之后进入到无生备课阶段,教师们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利用晚上和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忘我工作,背课题,背支架语,背评价,备教具,备学生……为了明日之星,亮起今日之灯。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课堂是有序的,灵动的。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真情投入,学生们入情入境,声泪俱下,善良与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播撒。人文素养厚植于学生心中,又何尝不是厚植于教师自己心中。
庆幼中心教学干事赵乐乐指导教师们备课
10月31日正式授课,小“葵花”向太阳,人文素养进课堂。
3个课堂、7位教师、49节课,课课有亮点,堂堂有新意!
张晓茜老师利用孩子们乐于参与的各种游戏,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课堂上还通过观看新闻视频、列举生活实例、集体讨论、制作手工作品等形式,让孩子们知道了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落实人文素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了人文教育与真实生活的无缝链接。
教育的真谛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旭辉老师在课堂上用爱心与真情的有意构架,看似无心的流露,把情和爱融入课堂。引领孩子们于亲自动手的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于一个个触及心灵的故事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于润物无声的课堂活动中唤醒“为善”的人文意识……老师动心,学生动情,泪洒课堂。这是心的课堂,爱的课堂,人文素养的课堂。
活泼灵动、清新巧妙,这就是张琦老师的课堂。她能够蹲下身子,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发言,能够及时地引领每一个孩子提升自我,她的每一句点拨都充满了令人赞叹的教育智慧。所以,课堂上我们就看到了孩子在认知上的转变与进步,我们听到了人文花开的声音。
姜玉梅老师用真心唤醒真心,用行为影响行为。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谈真实的感受,独立思考问题、明辨是非,把枯燥的说教行为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课堂讨论活动。经历了一次一次的认知与剖析,让孩子们学会总结与提升,在判断对与错,认识是与非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心理机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狄磊老师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把孩子们深深吸引到课堂活动中。她的课堂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处处绽放着爱与美的光芒。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因此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与爱戴。亲其师则信其道,孩子们在狄老师的引领下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向新的旅程!
曲事超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形式清简,内涵丰富。在一次次触动心灵的生命体验中,在一轮轮真实激烈的讨论碰撞中,在一件件源于现实生活的教育案例中,孩子们水到渠成地感悟到了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课堂是教育,生活更是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将课堂与生活融合到一起的生命教育。
课后研讨
学生成长足迹卡
靓湖学校将"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课题回归教育本质,通过人文素养培育,厚植道德修养,让爱回归教育,让教育情怀浸润学子,让更多的学生从问题条目上“做减法”,直至成为归零宝宝,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靓湖学校将继续探索家校共育的科学发展新路。从理论上、方法上不断完善,开拓创新,让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合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继续努力。
撰稿:杨孟宁 孔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