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的选择》教学感悟
大庆市幼教中心第十幼儿园教师 张 伟
相关数据显示,现在的幼儿园家长大部分都是80后甚至90后,现在的幼儿园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先天就携带着冲动、任性的个性特点,所以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因为不能满足要求而连哭带闹,甚至又打又跳。当大人提出建议时他们往往会说“不行”“不用你管”“你走开”等。其实孩子的任性行为大都是成人对孩子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不适宜的爱和不科学的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等都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很多父母便用训斥、打骂等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使孩子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粗暴,进一步助长了孩子任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任性行为会愈发的暴躁,甚至经常看到孩子离家出走或自杀的新闻。
从小的冲动、任性行为会决定孩子们长大以后的处世方式,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和命运。因此这些冲动、任性的行为必须从小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及时关注并给予科学的引导。今天我们就组织了人文素养启迪课程中班组的第五节——《理性与感性的行为选择》,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冷静、什么是任性,并练习遇到事情冷静思考后再做出决定。
在概念感知环节孩子们看到七斗竟然动手打了爷爷时说:“爷爷攒钱多不容易啊,他自己都舍不得花,不应该从爷爷要那么贵的玩具。”“爷爷拄着拐杖,身体一定不好,七斗打爷爷,爷爷多伤心啊!”“爷爷有好吃的都舍不得吃,下雪天还背着我们走路,怎么能打爷爷呢?”“爷爷会觉得丢脸的,因为他没教育好孩子,爷爷会非常难过的。”
当孩子们看到星星能够“想一想,觉得爸爸说的是对的,便不再要玩具”时说:“星星遇到问题知道想一想,再决定怎么办”“爸爸看到星星这么懂事,多开心啊!”“星星虽然很想要,但克制了自己”。透过这些稚嫩却深刻的表达,我知道孩子们真正理解了“冷静”和“任性”的含义。赛德兹博士说: “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小时候就形塑一生的雏形。儿童头脑宛如一张白纸, 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绘出的一点一线,都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在幼儿时期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教会孩子学习控制与生俱来的任性行为,遇到事情冷静思考之后再做出决定,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重要的两大环境,双方都应以幼儿为核心,以促进幼儿最大化发展为目的,整合教育资源,携手同步、共育共治。尤其是幼儿的行为教育,如果幼儿园坚持让孩子做的家庭没有坚持,或家园的标准不一致,就会导致幼儿认知的偏差,严重影响幼儿是非观的形成。因此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家园共育共治才能让幼儿的人文素养得以真正的培养。
在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变化并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要主动与老师交流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好,回到家里就无理取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面对幼儿一系列暂时性的问题行为,教师可以有针性的组织教育活动,和家长形成教育联盟,家园观念一致、方法一致、步调一致,就可以随时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早晚入离园接待、微信群、掌通家园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理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等知识,在教育认知方面与家长达成共识,创造出一致的、有利于幼儿理性思维发展的教育环境。
“人文素养启迪课程”从幼儿启蒙教育入手,致力于在人之初培育人文意识、厚植人文功能、增强人文素养。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进行到人文素养启迪课程中班组的最后一节,通过9节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家园的密切配合,孩子们懂得了好与坏、分清了对与错,消灭了感性、做到了自我控制……坏习惯、坏品行越来越少,好习惯、好品行越来越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养育出拥有人文素养、充满生命活力的孩子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接下来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过程中,我将携手所有家庭不负众望、砥砺前行,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