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老师。而我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老师家孩子”。“老师家孩子”仿佛注定就要比同龄的孩子更优秀。——因为你家中有个懂教育的专家。而事实上,老师的辛苦是其他职业所不能体会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好像是演员,而一个好老师没有一个不是一个好演员。为了给孩子们生动的演绎,形象的解读;为了给孩子全面的讲解,为了让课程充实丰富,做老师的不知道要查阅多少资料,练习几十次。时而扮成大老虎,时而扮成小白兔,那都是必修课。
因此,老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家孩子。因此“老师家孩子”的“理所当然的优秀”实在没有根据。
而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我的儿子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老师家孩子”。我的儿子在我所工作的幼儿园就读。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平等、普通的童年,我低调地怕人发现,怕让老师有压力——不敢管,怕让家长有想法——不公平,怕让孩子太优越——别管我叫“妈妈”。正是由于我和爸爸的工作忙,我的过于严苛的公平界限区分,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导致他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其实,我和儿子的生活交集少之又少,自从他3周岁入园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白天里我们很少有机会见面,晚上我加班,他被爸爸接回家,回家的时候他睡着了,上班的时候叫起床送到班级。可以说这位“老师家孩子”的“妈妈”“爸爸”是最不称职的,缺失了一次次亲子活动、一个个家长观摩,以至于男孩天生的淘气个性肆意发展。人家都说老大当宝养,老二当狗养,我的儿子就是我家的老二,散养长大的他,越发自由散漫。
直到2019年1月,大庆市幼教中心掀起了一场人文幼教之风,这场风吹绿了东北大庆的春天,吹开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有幸成为第一期实验园中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亲眼见证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深深被“人文素养启迪引入课程”的魅力所折服。经过2个多月的经验积累,我儿子所在的班级成为第二期实验班。终于,我按奈不住,决心动用一次我的私心——用我前期积累的经验,带动家人,共同尝试还给儿子一个精彩的童年。我绝不能让儿子的童年缺失家长陪伴!
2019年3月9日,我和老公两个人共同参加了大庆市幼教中心孔主任主讲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家长专题讲座,同是教师的老公,听得尤为认真,我猜想这其中一方面有着作为幼教工作者家属的特有情愫,更多的还是作为一名父亲的思考。会后我特意看了他的笔记,洋洋洒洒记下了很多关键词。
听婆婆说,回家之后他万分感慨,一下午又是跟两个孩子道歉自己曾经的过错,又是增加亲子时光,直到我下班,爷仨还在外边玩呢,我心中暗喜,但也有几分担心,不知道能不能趁热打铁,坚持下来。因为他平时除了忙碌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个手机游戏迷。
当天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轮流发言,共同制定了第一个月的“家庭公约”。让我意外的是:每个人2次机会之后,儿子还追加了一条:一家人在一起。稚嫩的声音让我们成年人面面相觑。通过老人、孩子的发言,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平时由于工作忙,忽略了家庭中的很多小事,我没能给家人们充分的人文关怀。比如,“奶奶”的要求很简单,做好饭,叫大家吃饭时,能快速上桌就加一分。孩子们说:谁大喊就要扣一分。显然这是在控诉我们的急躁。制定后的当晚,全家人相互监督、气氛和谐融洽。孩子们因为有了监督权,更加以身作则。这不就是尊重的重要性吗?不到24个小时,孩子们按照约定,按时主动洗漱、睡觉、没看电视、主动叠衣服、被子、洗袜子,感觉一天会干了很多事。
深夜里,我们父母两人深入反思,对照预实践表和观察记录表,找到了儿子的集中问题。分析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教养方式的问题。没想到都是教育工作者,学了近20年的教育理论,竟然在教养方式上出现问题,如果没有这次大会,可能还不会有机会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家是双独父母,都是80后的我们自由成长,因此也想给孩子相对自由的生长空间。其次,我们家两个宝宝,我们平时工作还都比较忙,有了姐姐弟弟的彼此陪伴,我们还很欣慰,其实姐姐的陪伴怎么能替代父母的陪伴呢?再有,我们和老人一起生活,平时生活中多由老人照顾我们,长此以往,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示范,我们作为父母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没能承担应该有的家庭责任,因此让孩子对于劳动的认识不足,不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由于两个孩子的日常照料比较繁杂,有的时候家长的情绪比较急躁,没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表达的机会。总之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有决心立即整改。
3月12日,在满满的期待和隐隐的不安中,迎来了第二期“人文素养启迪引入课程”,更忐忑的是,这次开课的现场还有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老师和广州花都区、内蒙古包钢、吉林省等地的幼教同仁们。作为幼教工作者能在我们的家乡大庆迎来这样的盛会非常开心,作为家长的我面对现场观摩既忐忑又期待。
第一节活动中,儿子作为小组长,频频主动举手发言,尽管老师没能提问他多次,他也没像平常一样爱生气,发脾气。他作为小组长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学习了《好习惯和坏习惯,你选哪一个?》活动后,说出自己有爱争抢玩具的坏习惯,坚决地扔掉了坏苹果。
回家后,也主动分享了活动的内容,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加班到很晚,回到家的时候,他独立地睡在小床上,我心中泛起欣慰的涟漪。我想说:“老师家的孩子”可能最先要学会的就是独立和坚强。如果说:“80个状元里的教师家长比例高于百分之五十以上。”只能说“老师家孩子”更早接受了锻炼的机会。作为家长的我也认真记录了观察记录,及时跟老师反馈。
3月13日,第二节活动《好品质与坏品质,你选哪一个?》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啦!儿子在老师出示了好梨的时候,正当老师让闻一闻、摸一摸的时候,他竟然咬了两口,吃的时候表情窃喜,事后,老师找他聊了,特意送给他一个完整的梨,希望他能完成跟家人分享的约定。活动后,我们家长也跟他再次总结,他告诉我们:他听清了老师的规则。知道要分享,只是没忍住,吃了两小口。经过谈话,儿子表示:以后要学会控制自己。回家后郑重地将梨分享给了家中的每一个人,先给了奶奶,并单膝跪地地说:请奶奶分享我的好梨。最后将最小的留给了自己,心满意足、如释重负地吃了起来。
经过两天的细心观察和记录,家人和老师都发现了他身上的点滴变化:能听到音乐声主动起床、自己叠被子、穿衣服、洗漱刷牙,能接受监督和提醒,在遇到乱扔玩具、不穿拖鞋、做事拖拉等事情时经过提醒,知道这是坏习惯和坏行为,要扔掉。
尽管人文素养启迪引入课程刚刚在我儿子身上实践了两天,但是效果是很明显的。作为双重身份的我来说,兴奋和喜悦更是难以言表。我不再顾虑,面对这么好的课程,我要做一个普通而称职的家长,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不论再忙,也要把爱表达出来。既然“老师家的孩子”备受瞩目,何不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结果付诸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包括自己的儿子,让他从小“立德根”。我坚信他能在人文素养启迪引入课程的启发下,建构心理成长机制,为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希望我成为我们这个小家庭中人文幼教和人文家教的重要纽带,将家园共育共治寻求一个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养育幸福的孩子的路上努力实践,期待我的儿子和幼儿园所有孩子都能在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工作的影响下茁壮成长,成为有人文品行的好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