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真听完庆幼中心孔玉华主任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专题讲座》以后,我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对幼教中心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目前形势来看,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角度来说,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提高人的素质,从小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孩子在人文关怀里健康成长,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利、最健康的教育方式!
下面从我对孩子回家的反馈,来分享这些天人文课程对孩子点滴的影响。
人文素养课程反馈纪实——第一篇:好习惯的养成。
晚饭后,和孩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然提起一句话:“好习惯要留下,坏习惯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我的眼前一亮,问他从哪里学来的。“幼儿园呀,老师教我们的!我以后也要教教爸爸这句话,他抽烟是个坏习惯!”这是孩子第一次对好与坏的深刻理解,我心里暗喜,鼓励他寻找自己的好习惯、坏习惯。孩子说:“看电视、看手机时间长,都是坏习惯,吃零食也是坏习惯!”于是跟他约定,从明天开始,坚持把坏习惯扔掉!
周一下班回家,开门收到的第一个信息,是孩子自豪的说:“妈妈,看动画片只看一集就要关掉电视,这是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能主动关掉电视,实属不易。不仅这样,孩子放学回家自己脱了衣服,并且整理好,才去做别的事情。晚上主动洗了自己的小毛巾,说“自己事情自己做,也是好习惯”。一个晚上和孩子聊天的内容都是围绕“好习惯”,孩子的热情度很高,足以看到幼儿园第一堂人文教育课初见成效。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好、坏扎根于心,孩子长大后,对事物有正确合理的分辨和认知,有正确的三观,才是育儿的重点,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以及人文素养培育信息反馈平台为家长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及时地为家长指引方向。
人文素养课程反馈纪实——第二篇:好品质的延续。
在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上班辛苦了,今天我来洗衣服和袜子,不用妈妈洗了!”听到这话时,我激动的眼泪都要夺眶而出了!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告诉他,谢谢儿子心疼妈妈,关心妈妈,妈妈爱你!看着孩子认真搓衣服的小样儿,心里格外温暖,我的孩子真的成长了!
我们这一代家长,在平时的教育里,总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过分的溺爱孩子,让孩子只接受关爱,不懂得关爱他人;家务活不舍得孩子去做;物质条件无限满足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只知道伸手要,不知亲力亲为做事的习惯,慢慢地有可能养成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坏品质,变成一个只会索取,不懂奉献的人,对孩子来说,这是成长大忌。在以后的陪伴里,我会主动放手孩子,给他机会做事,培养他乐于分享、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让他在感受爱的同时,真正感受到奉献爱的乐趣!
人文素养课程才刚刚起步,孩子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成长了,虽然变化不很明显,但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提醒就能做到,在孩子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判断能力,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可以正确的辨别好坏,坚持做好一件事。比如准备出门散步时,他能主动自己穿衣带帽,并且得意的说:“妈妈你看,我能自己穿衣服了,你是不是很高兴?”比如在爷爷出门散步后,他发现外面突然下雪了,开始焦虑不安地惦记爷爷走路的安全。比如在吃一块最喜欢的面包时,会撅起小脑袋问:“妈妈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面包?妈妈我分享给你一块!”比如在过马路时,他会主动告诉大人遵守交通规则,要“红灯停绿灯行”。比如发现花盆的土干了,他自己装满一盆水去照顾小花……
生活中无数的点滴,都能汇集成好习惯、好品质的河流,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人文素养教育现在对孩子来说是量的积累,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待孩子成长起来的那一天,这些优秀的品行,会一点一点的反馈给他自身、给家庭、给社会。人文素养课程的设计贴合实际,指导的科学合理,让我不再局限地教育孩子文化知识,更重视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和对家庭社会认知的教育上来。
作为家长,看得见孩子的点滴进步,欣喜孩子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健康成长。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耐心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爱,用爱给予孩子前行的力量,感谢老师们用智慧点亮孩子前进的方向,感谢幼教中心和园领导的有力决策,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更让我们家长及时纠正了教育孩子方法中的不足,暴露了一些的不良做法,给家长提供了清晰的教育思路。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我能和孩子一起快快成长,看他成长为品行兼优、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
大庆市幼教中心第十幼儿园 实验二组 小班刘长睿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