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落地生根 期待繁花竞相开放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五小学校 陈菲菲
2020年9月,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活动再次在五小启动,很荣幸成为本期的实验班老师。启动之初,我认真参与课题前培训,意识到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是以培育孩子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体贴人、培养人的视角,通过开展家校共育共治、凸显人文关怀和人文滋养的一种教育实践。人文教育在关注孩子生理成长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而心理成长这一隐形因素的存在和变化,无非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了解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我认真准备家长会,希望通过家长会培训,让家长们了解到这一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为时一个半小时的家长会很成功,他们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着认可、期待。
会后一位家长眼含热泪地跟我说:“陈老师,我家孩子的问题我都知道就怪我,平时孩子一犯错我就又喊又打,导致孩子不自信,疫情半年还特别的叛逆,就跟我唱反调……”实际,这是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深知一切为了孩子,却因为方法的不得当导致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难以愈合。而人文素养课题的开展无疑如雪中送炭,让这些需要改变观念的家长深受洗礼,让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有了更强大的理论支撑。家长们的支持和鼓励,为我开启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之门打了强心剂。
精心制作课件,准备上课所需教具,深挖每节课的人文内涵,决心让每堂课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心灵体验。《认真》这一课,是通过三次书写让孩子了解认真的表现,通过矿难事故一个个数据和一张张锥心的场景图片让孩子明白不认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课堂上孩子们几度哽咽,课后,通过与家长微信交流互动,打卡反馈,感受到了这堂课对于孩子们的震撼。
《节约一滴水》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很大,通过活动体验,孩子们惊叹于全球淡水资源的稀缺,对于每日庞大的浪费水资源数字一次次惋惜和愧疚。可能这个课程的魅力就在于,小小的生命体验却能直击心灵最深处,让我们明白道理并深受洗礼。那节课后,我班孩子真的再没有在班级接水喝时弄洒,洗抹布的水还可以接着用来拖地……这些小的现象,实际是孩子巨大的改变,我深感欣慰。
一周的课程很快结束,但是人文素养已经植根每个人的心灵,我仍在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着人文教育,比如:每天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主题
今天孩子们就都要去做好;每天坚持在微信群发起微信打卡活动,关键词贴近孩子们当天学校表现,家长们参与热情高涨;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近期表现,真正实现家校无缝连接;鼓励孩子热爱集体、多做运动、做事坚持等,在班级树立标杆,对于进步大的同学表扬奖励,及时强化。
近一个月的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活动,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孩子们脸上的微笑多了,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多了,课后主动打扫班级卫生的也多了,家庭作业越写越认真了,家务劳动也知道分担了,家长也越来越不焦虑了……
但是,有些时候,多年形成的习惯想让一些孩子短时间改变太难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反反复复的出现也让我一度不知所措,就在这个时候,人文素养课题组几位专家和领导莅临我校,与我们近距离的畅谈了三个小时,专家的耐心解答和殷切希望让我重拾信心。
人文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初心未染、善言易入的年龄立下德根,课程虽短,但是人文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和引导,这是对实验班老师最大的考验。要想经受住考验,就是不断转变思路,创造合理方法,让孩子跟随着人文的脚步不掉队,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人文素养依然在继续,10月26日我开展了“人文教育成果巩固”班会课,学生们亲自讲述成长故事,信心倍增!
家长们微信打卡热情依旧很高,对于孩子们的改变我们都倍感欣喜。同时,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不但改变着孩子和家长,也在改变着我,让我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使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须让学生立稳德根,因为成才的前提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