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专委会新闻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委会新闻
用“人文素养”理念共育共治 破解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难题
时间:2020-01-06来源:点击:2579

2020-01-06 11:15:23  光明网

 

1月5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人文教育与中国之治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委会、学前教育等方面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士深入讨论了用人文素养的理念推进教育扶贫的探索过程,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


360截图16350907605961.png


教育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注重扶贫先扶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将教育扶贫摆在工作的首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在致辞中表示,通过积极主动筹措经費、申请课题等方式,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6月深入四川、湖南、内蒙古等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并于9月起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开展了“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工作。

据介绍,包头固阳县人口总数19.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4%;湘西花垣县人口总数31.5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到77.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1.79%;凉山喜德县人口总数22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到90.5%,是现代彝语标准语音所在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7%。

三个地区的学前教育近几年发展很快,幼儿园的数量以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喜德县教体科局车波局长的话说,学前教育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三地学前教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问题,例如教师数量不足,整体业务水平素质不高;留守儿童较多,并呈现出上升趋势;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家园共育落地困难等。

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包钢幼教处相关人员介绍,经过前期大量紧张而富有成效的准备,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包钢幼教处,于2019年9月8日启动了包头固阳县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采用7+7模式,即包钢幼教处派出包钢八园等七个幼儿园分别与贫困地区的七个园所结对,一对一,密跟进、强指导,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这块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坚决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人文素养的种子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心中已经生根发芽结果。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实施,为破解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难题找到了路径和方法。

湖南湘西州花垣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合作园所的帮助下,花垣县两所幼儿园按照项目要求,排除一切困难,按时实施,推选业务能力强、富有事业心的老师担任第一期执教工作,项目实施近三个月,取得了较好效果,课程实施到位,家长积极配合,幼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

四川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园长何家黎介绍,拉克乡中心园80%的孩子为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不能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照顾和关注,更谈不上家园合力共育。想在这样的外部环境氛围下实施人文素养培育,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难上加难。秉承着“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行”的理念,他们积极摸索。“为了这一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再难的问题我们也会克服。”何家黎说,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坚持做到边摸索、边实践,边研究、边解决,将问题逐一攻克。

人文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何庆介绍,为把专委会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教育扶贫项目真正在扶贫点落地、落实、落出成效,双方共同研究确定详细的人文幼教扶贫扶志扶心的实施方案。下一步,人文教育专委会紧紧围绕“成果建设年”中心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开拓创新,不断拓展实践工作,推进教育扶贫,扩大学术交流,开展学术研究,推进实践探索,打造人文教育新模式,努力开创专委会发展新局面。

本次年会的召开,充分展示了人文教育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创新性发展又取得了一个新突破。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